杨大厨的“食堂节约谱”

2020-11-02 09:42   来源: 互联网    阅读次数:2189


(兵团交建云南楚大项目 奚太龙 范遂龙 申晓飞 39岁的杨省锐是云南楚大项目部食堂的大厨师,管理食堂经验丰富,平时憨憨的,待人接物很和善,但一提到食堂,他总有摆不完的“食堂谱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定制个性化菜谱

“杨师傅今天的面片汤做法不错,我很喜欢吃,建议下次可以继续这样做。”“杨师傅,我喜欢吃鱼,下周的菜谱多加一次鱼可以么?”“杨师傅,我是北方人,中午除了米饭能不能再额外加些馒头之类的面食啊?”项目部食堂就餐人群中,你一言我一语很是热闹。为了充分听取大家对食堂的意见,杨师傅特意把大家拉到了一个食堂就餐群,制定下周菜谱的时候,大家在群中畅所欲言,说出自己的喜好。根据大家的意见,他定制出个性化菜谱,“大家爱吃的菜就多做一些,不爱吃的菜就少做一些,以此减少浪费,并保证了大多数人的口味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严控菜品质量关

“菜只能按照我们的菜单订购,这个猪肉多两斤,还有这几个蔬菜,我们菜单上没有,你怎么送来了?”“杨师傅咱们这么熟了,多一点其他的菜也没关系啊,你们食堂人多,多这点菜算什么?”“怎么没关系,多一点不就浪费了嘛,这么热的天,蔬菜很容易坏,必须按我们发你的菜单配送。”有时送菜老板不按菜单上确定的菜品和斤两送菜,杨师傅很生气。见张师傅这么有原则,送菜老板也乖乖认“怂”。此外,杨师傅也给自己布置了一个“艰巨”的任务,那就是让他根据吃饭的实际人数,精确统计出每天需买菜品的斤两。刚开始他很棘手,食堂吃饭人数不固定,要精确统计出来,是难以完成的。由于几次菜品买多了,做出的饭菜浪费了很多,杨师傅也因此内心无比自责。为了精确统计出菜品的准确斤两,杨师傅反复摸索,包括理论吃饭人数、清洗和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等等,一来二去基本就摸清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小餐盘,大学问

为了厉行节约,杨师傅也动起了餐盘的主意。先前,项目部食堂使用的都是一个个小碟子盛菜,由于是自助的四菜一汤任选模式,好吃不好吃的菜都拿了再说,也不管能不能吃完。杨师傅发现,小碟子盛菜虽然好看、精致,但存在不实用和浪费严重的问题,在他的强烈建议下,小碟子换成了不锈钢餐盘,而且在买不锈钢餐盘的时候,杨师傅也细心留了“一手”,餐盘特意选了中号的,在他看来中号的餐盘最合适,装的不多不少,如果不够吃,可以再去添菜,但如果餐盘大了,装多了,吃不完就只能倒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菜勺“抖一抖”

在杨大厨给职工打菜的时候,“打菜的时候要多注意观察,如果是现场的技术员来打菜,就给他们多打一些,他们在现场干活累,饭量大些;后场的小伙子和小姑娘,打菜的时候菜勺可以“抖一抖”,少打一些,尤其是小姑娘,她们都注重身材。”刚开始,职工对“抖一抖”的打菜现象还是有些意见的,但是,经过杨师傅耐心解释和长期坚持,大家也习惯了,反而觉得有种在学校食堂打菜时的“亲切感”。在杨师傅的坚持下,食堂泔水桶里的剩饭菜跟以前相比确实少了很多,要彻底杜绝浪费,形成厉行节约的风气,非一朝一夕之功,贵在“持之以恒”。

 

 


责任编辑:Ashley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人民经济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投诉与建议 免责声明 sitemap